广州百花丛bhc论坛_风楼阁交友平台_51品茶全国一品楼_一品楼品凤楼论坛

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

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

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

协同缘何而起?

科技信息资源是数字中国数字资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萍嘉南住⒖蒲?、科研档案共同构成了支撑科技研发、知识传播、成果转化和科学决策的“数据底座”与“知识基石”。

国家分别对科学数据中心、档案部门提出要求。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国办发〔2018〕17号),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要求各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和建设科学数据中心,同时提出重大科技项目科学数据汇交要求。2020年,国家档案局、科技部发布《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第15号令),提出将科学数据、标本、样本等纳入归档范围,并明确科研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要求。2021年,首次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将大力推动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协同管理作为重点任务之一。

科研档案与科学数据存在大范围交集,然而,实践中数据管理部门与档案部门处于并行管理状态。因此,推动两者协同管理是守护国家科技信息资源、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提升资源管理与利用效能的关键举措。

协同如何推动?

以归档促协同是推动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协同管理的有效切入点。中国科学院档案馆作为中国档案学会科技档案与科学数据管理学术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积极牵头推进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

一是布局科学数据归档相关专项课题。聚焦科学数据归档路径、归档范围、元数据及质量控制策略等关键问题,累计申请与部署11项研究课题。

二是促进跨界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6次委员学术交流活动、3次实地调研活动、3次论文征集活动及1次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三是联合国家档案局开展试点。中国科学院档案馆采用“以归档促协同,分阶段试点推进,边研究边实践”思路,部署16家院属单位开展试点,推动科学数据与科技档案在政策制度、管理机制、系统衔接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协同成效如何?

制定《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归档工作指南》。为院属单位开展科学数据归档工作提供指导,细化科学数据归档范围、形成科学数据保管期限鉴定表、明确逻辑与物理归档方式及前置条件。

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丰富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协同管理的理论认知与实践经验。发表相关论文,主题涵盖科研档案与科学数据协同管理、科学数据归档及长期保存策略等。2023年,编印《中国档案学会科技档案与科学数据管理学术委员会2023年论文集》。2024年,经严格遴选,20篇优秀论文成功入选《中国档案学会2024年度学术论文集》。最后,汇编试点工作形成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协同管理实践案例,为相关实践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协同管理创新案例成果展示

案例1:理化技术研究所探索开展科学数据物理归档

通过电子实验记录本收集科研实验原始数据,项目过程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并开发数据接口,实现在线汇交和归档。

案例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档案馆探索推进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在线归档

搭建一体化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包含项目管理、经费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成果应用、档案管理多个???。建设科研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更新科研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档材料,确保电子档案归档前端控制,解决跨校区、跨部门、跨业务、跨岗位的档案协同归档,实现档案电子材料归档有记录、有痕迹。

数据空间广阔,档案和数据部门需要更加紧密合作,推动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协同管理,为服务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中国档案学会科技档案与科学数据管理学术委员会于2022年12月15日成立,挂靠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档案馆,委员会旨在搭建科技档案与科学数据管理跨界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协同管理,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原文链接

附件: